为破解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被淡化、异化、窄化、边缘化、物化等问题,我们从评价入手,用评价来推动劳动教育变革,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构建青少年学习百年党史的美育方略,让艺术魅力成就更多家国情怀,既能凸显美育培根铸魂的作用,延续中国年轻一代的红色精神血脉,又能突破传统的教育壁垒,融合美育范式,多层次、多维度推进青少年学习、感悟百年党史,进而拓展探索党史的传承路径。
研学旅行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坚持研学旅行任务的学科性、实践性、多元性和安全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的能力,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 。
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要顺应变化,充分运用新技术为劳动教育赋能,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劳动素养,让学生成为新技术时代有知识、爱劳动、能创新、善思维的人。
劳动教育课在培养方式上,应该更加突出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劳动教育更应该发挥培养人、启发人、熏陶人的教育功能。
好的教育自当实现立足学生兴趣点和生长点的整体性德育建构。
近日,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面世。与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58个职业。
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要想充分发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功能,就要使劳动教育的实践从单一的形式走向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实现课程、活动等资源的有机整合。
丰富劳动教育的“打开方式”,关键要尊重劳动规律,善于运用巧思,将身边的资源最大限度盘活起来。
2025-04-17
2024-11-27
202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