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梅州市研学管理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做好研学旅行,需要把握好四对关键词

来源:地理教育    发表时间:2022-11-26    浏览次数:5594

当前,中小学研学旅行已经由先行试点迈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但在推进过程中,相关主体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等问题,影响了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和长远发展。为了促进研学旅行又快又好发展,需从思想层面正确把握好四对关键词。

一是教育性与趣味性。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有机融合是研学旅行的最大特点和集中优势,这就需要摆正“学”与“游”的辩证关系。

脱离了教育性,研学旅行会降格为“只游不学”的一般旅游活动;疏离了趣味性,研学旅行的特色和活力不复存在。平衡好二者关系,才不会背离研学旅行“游中学、行中思”的美好初衷。

概言之,好的研学旅行既要有效果,也要有笑声,要让学生在敞开身心的游玩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研学旅行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实践育人,它以充满体验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崭新方式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全面发展,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

当然,实践性并不排斥理论学习,一次“游有所得”乃至获益良多的研学旅行,需要学生拥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否则,研学旅行就会沦为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仅仅停留于参观校园、跟风游荡、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

三是规范性与创造性。作为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时空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参与人员杂,其安全风险更高,因此必须将其纳入规范化轨道,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然而,规范性不等于死板僵化,也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压制学生的创造性。

区别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研学旅行的开放性、情境性和灵活性特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积极探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是学校主导与市场参与。市场参与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但市场的商业化和逐利性特征也存在损害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和公益性的风险。鉴于此,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和育人效果,学校必须在主题制定、课程设计、基地挑选、研学导师培训和安全保障等环节担负起主导者的角色。

总之,作为教育和旅游的交叉产品,研学旅行必须由学校主导规划和实施,旅行社可在其领导下承接部分旅行职责。(向麟)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382385630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