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查看
一、研学背景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贤的重要传统节日。曾宪梓先生作为客家儿女的杰出代表,一生秉持“勤俭诚信、爱国爱乡”的精神,从赤脚少年成长为“领带大王”,捐资数十亿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事业,其人生历程是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典范。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祭扫+研学”融合模式,以“四重路径”(求学、创业、教育、感恩)串联曾宪梓精神内核,结合客家文化、劳动实践、家风传承,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在行走中感悟“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感恩回馈社会”的深刻内涵。
二、研学目标
1. 通过实地研学,感悟曾宪梓先生“爱国、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内核。
2. 结合实践体验,深化学生对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及家国情怀的理解。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格。
三、活动亮点
1. 清明主题融合:结合清明追思传统,以“祭扫+研学”创新形式,强化仪式教育与精神传承。
2. 五感沉浸体验:徒步重走求学路、动手制作客家粄、学习客家大锣鼓、朗诵《曾宪梓颂》、诵读祭文,多维度激活情感共鸣。
3. 家风传承实践:撰写“致3年后的自己”时空寄语家书,深化曾宪梓“勤俭、感恩、责任”教育理念。
4. 红色基因赋能:通过合唱红歌、参观文明实践所,链接党史教育与家国情怀。
四、特色内容设计
1. 原创朗诵:《曾宪梓颂》
2.祭文诵读:《清明·致曾宪梓先生》
3.五感研学任务:
触:赤脚徒步,感受曾宪梓求学艰辛;
视:事迹馆还原“金利来”创业场景;
听:《曾宪梓颂》集体朗诵;
味:制作艾叶粄;
思:领悟“品质即尊严”的工匠精神。
4.家风实践延伸:家庭行动卡,发放“每日一俭”任务(如关灯一小时、旧物改造);
5.时空邮筒:三年后启封“致自己的信”,见证成长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