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查看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百侯非遗·古韵今风
2、适用对象:中小学生
3、研学地点:百侯历史文化名镇
4、课时安排:一天,45分钟/课时,共4课时
5、对标课程
二、研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保护现状。• 认识百侯镇的主要非遗项目及其文化背景。
2、能力目标:• 学习非遗技艺,龙珠灯舞、客家锣鼓;• 掌握非遗调研、访谈、资料整理等实践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研学线路:
四、研学内容:
1、行前:龙珠灯舞、客家锣鼓的起源与发展及其文化内涵(自行查资料、看视频)
2、行中:学习相关非遗的表演技巧,龙珠灯制作(导师讲解、学生发现)
3、行后:课后总结
五、研学实践环节:
1、实践具体内容
⑴. 龙珠灯舞制作与表演• 内容:学习龙珠灯的制作工艺,包括竹编骨架、彩绘等步骤;参与龙珠灯的表演,了解其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 目标:让学生了解龙珠灯舞的历史背景,掌握基本制作和表演技巧,感受客家民俗文化的魅力。
⑵. 客家锣鼓学习• 内容:学习客家锣鼓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技巧,了解其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性。• 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锣鼓的基本演奏方法,体会客家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2、方法步骤
⑴. 非遗技艺学习
第一步: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理论讲解,介绍非遗项目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鲤鱼灯、剪纸、编织等。
第三步: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⑵. 文化调研与实地考察
第一步:组织学生参观百侯镇的古建筑、非遗工作室,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步:走访非遗传承人,通过访谈了解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和保护措施。
第三步:学生整理调研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分享调研成果。
3、成果收集与展示
⑴. 学生作品
• 非遗技艺作品:龙珠灯成品展示
• 文创设计作品:学生设计的非遗宣传海报、短视频、手抄报、非遗主题文创产品等。
• 调研报告:学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撰写的关于非遗保护现状、传承人访谈等内容的报告。
2. 学习记录
• 学习笔记:学生在非遗技艺学习和文化调研过程中的笔记和心得体会。
• 照片和视频资料:记录学生参与非遗活动、与传承人互动、实地考察等过程的照片和视频。
附录:1、研学知识清单 2、研学手册